在办理新手机卡后,用户可能会收到运营商的提醒,告知在激活后的1个月内避免频繁拨打陌生号码,否则可能会触发“断卡行动”导致封卡。那么,这是为什么呢?
一、什么是“断卡行动”?
“断卡行动”是国家为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,依法对涉诈电话卡、物联网卡以及关联互联网账号展开的一次清理活动。这一行动旨在通过限制异常通信行为,防止诈骗分子利用电话卡进行非法活动,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。
二、为什么新卡激活后1个月内要避免频繁拨打陌生号码?
(一)防止诈骗风险
诈骗分子通常会利用新办理的电话卡进行诈骗活动,如电话营销、诈骗等。为了防止诈骗,运营商会对新卡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。如果发现新卡在短时间内频繁拨打陌生号码,可能会被系统判定为异常通信行为,从而触发“断卡行动”,导致封卡。
(二)避免误判
即使用户没有进行诈骗活动,频繁拨打陌生号码也可能被系统误判为异常行为。例如,用户可能因为工作需要频繁联系客户,但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运营商的系统识别为诈骗行为,从而导致号码被封。
三、如何避免触发“断卡行动”封卡?
(一)合理使用电话卡
在新卡激活后的1个月内,用户应合理使用电话卡,避免频繁拨打陌生号码。如果需要联系客户或进行电话营销,建议使用其他号码。
(二)及时进行二次实名认证
如果用户发现自己的号码被封,应及时联系运营商进行二次实名认证。通过上传身份证照片和进行人脸识别,可以证明号码是本人使用,从而解除封卡。
(三)避免换卡槽或设备
在新卡激活后的1个月内,用户应避免更换手机或卡槽。频繁更换设备或卡槽可能会被系统识别为异常行为,从而导致号码被封。
新卡激活后1个月内避免频繁拨打陌生号码,是为了防止诈骗风险和避免误判。用户应合理使用电话卡,避免频繁拨打陌生号码,以免触发“断卡行动”导致封卡。如果号码被封,用户应及时联系运营商进行二次实名认证,以解除封卡。